桃李芬芳
石家莊一中畢業學長寫給即將步入大學的學弟學妹們的一封信
又是一年升學季,14屆的我已經離開一中7年,2021屆的你們戰勝了家鄉疫情的重重考驗,如今正滿懷期盼準備迎接大學生活,而我恰巧走完7年大學生涯,寫下這封信與你們分享感悟,也給即將步入人生最美好年紀的你們,致以最大的祝福。
裴華飛
石家莊一中2014屆畢業生班主任侯亞紅老師,石家莊一中領導力協會社團聯合創始人/第二屆會長。本科就讀于華南理工大學,后保研至南京大學。2017年國際企業管理挑戰賽(GMC,企業模擬經營)中國區冠軍隊長,迪拜世界賽亞軍;廣西龍山坡支教隊隊長,目前就職于上海彬復資本,任投資經理。
放平心態,慢慢成長
21屆的學弟學妹們:
首先要恭喜你們戰勝了疫情下的高考艱難時刻,即將成為一名大學生。12載課桌講臺,在這歲月過程的終點,不知你們是否對少年的苦與甜忍不住回頭,但我相信一定對步入大學充滿期待。這是一段嶄新的開始,可大學會是什么樣的?
究竟怎樣的大學生活才算有意義,你困惑過,我也一樣,但困惑本身也是件好事:說明我們充滿好奇、自我驅動、蓬勃向上。沒有人有資格為你們要走的路畫尋寶圖,此刻恰巧大學7年畢業初出校園的我,只是有一些心里話想要和你們聊聊。
關乎迷茫成長。大學是脫離束縛的,意義需要自己尋找,你們首先會面對的就是人生階段轉變后的迷失。獨自來到陌生的環境甚至幾千公里外的新城市,或多或少都會找不到自己的位置,品嘗到「低頭思故鄉」的滋味,或許在人群中并不起眼,老師不再像高中那般關注成績,作息也變得放松,時間百分百掌控。
「迷?!?/span>是大學里你們最大的對手,它狩獵青年人的時間,別「想的太多,卻做的太少」,設立短長結合的目標,在集體中有所擔當,先讓自己忙起來是一個好方法,做計劃是為了能夠有計劃打破,立flag為了笑著讓旗幟倒下。
關乎同學友情。大學最重要的收獲,可能就是這群和你們年齡相仿、學識相似的年輕人。他們來著五湖四海,背景迥異,卻多數內心熾熱,渴望共鳴,這是他們最需要你的階段,也是你最需要他們的時點。
走出寢室多到運動場、圖書室、宣講會看一看,加入感興趣的社團組織,將大學時光與他們分享,一次交心收獲一生知己,難處相互支持,幸事共同喜悅,即便四年一別,他們也會是你余生中最大的助力。
關乎課外生活。大學提供給你們的絕不止三尺書桌。校友學長的前沿分享,學生社團的體驗活動,貫中西通古今的輔修課程,才華碰撞的校內外比賽,宿舍與教室的兩點一線之間還有圖書館體育館,音樂廳和報告廳,整座城市打開了厚重的「歷史記錄」,等待你們一一閱讀。自由探索,游歷實踐,是這些讓大學生活與高中學業與眾不同。
嘗試參加支教,探訪公益組織,為母校招生宣傳,做一次社團代表,去做些「第一次」和「不擅長」的事,去體驗、去感知、去拓寬你的認知邊界,但記得常聯絡別讓父母牽掛、別太過冒險使他們擔心。
關乎愛情。大學四年也許在戀愛,也許不在,但我傾向于希望你們能有人作伴,「孤獨成長,溫柔相愛」。校園的里的愛情無所顧慮,在愛與被愛中收獲親密感、傾訴權和同頻共鳴,將活的千姿百態獲得叫好聲的被擁護心態,收斂于強大的自我建設與固定傾訴的安全感。
然而墜入愛河可能會給你們帶來諸多的困擾,反依賴、懷疑,你們會發現男生與女生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思考和行動人,不必完全相互理解,但一定要互相尊重?;ハ嘈枰菓賽壑械姆▽?,愿你們在對的感情中共同成長,而不是在錯的中透支自己。
關乎人生選擇。大學畢業不同于高中高考,4年過后可能是績點保研、求職工作、本專業深造、跨專業讀研、留學海外,考公務員等等,哪怕是還在校園,也會面臨實習科研二選一,輔修雙專業還是學好本專業的抉擇。路徑單一我們覺得壓抑,選擇太多又害怕「會選錯」,但要知道真正決定結果好壞的,往往是選擇之后的努力,即便真不小心「選錯了」,努力都可能力挽狂瀾、把事情做對。
沒有哪條路的風景一定美上數倍,青春無論怎樣過都要生悔。規劃固然重要,但不要抗拒變化,突然發現只能提前3個月準備保研、秋招也沒關系,世界對我們而言,本就是一場遭遇戰。如果沒有篤定的把握,就去選那條能提升自己廣譜能力的道路埋頭向前,這樣會讓你在未來想清楚之后,擁有更多選擇權。
關乎專業職業。大學專業=人生職業嗎?也許你們會懷疑所學專業是否是興趣所在,自己又是否的確擅長,如果要換,又要何時開始作何準備。如今世界正在重構,行業興盛此起彼伏,大家都在說要入對行,站在風口上。但我不會說、也不大愿意你們相信其他人講,五到十年后什么行業會爆發增長,我們應該花時間建立自己的「風車」,而不是奔忙在尋找「風」的路上。
別拿專業困住自己,利用四年時間最寶貴的試錯的機會,拓寬自己的技能儲備,去嘗試、了解新的角色和工作內容,至少你們會知道自己不擅長什么、厭惡什么,而不是只能做什么。另外,好的成長機會要比行業更重要,所以不必過早糾結專業出路的問題。
關乎閱讀。大學圖書館一定值得仔細探索,在紙楞筆鋒中會收益頗多。如果喜歡隨筆雜文、在胡適、木心、王小波和李銀河的言語中發現天地;如果酷愛小說,讀讀雨果、托爾斯泰、福樓拜,在主人翁們的歷險中得到共鳴;如果碰巧是詩,北島、顧城、汪國真也許正合心意,大開本的唐宋詩詞鑒賞也值得靜靜翻閱。
還有《理想國》、《烏合之眾》、《沉思錄》等千百年來影響了無數年輕人的著作,它們會教會我們如何看待自己、看待問題。還有20世紀的網紅小說——基地三部曲、烏托邦三部曲,我想也要比當下的網絡文學更高明一些。
105年前,27歲的李大釗在《新青年》上說「愿吾親愛之青年,本其理性,加以努力,進前而勿顧后,背黑暗而向光明,為世界進文明」。大學四年之于青春年華
注定美好而珍貴,所以別讓大學留住了你的青春,卻留不住你的傳奇。
不斷向前奮進,我們已經品嘗到拿下高考勝利的榮耀,未來還有更多成績值得爭取。愿賭服輸,沒有人一路風光,我們也一定會經歷不被認可,不得回報的苦與難。人是失敗的刺猬,挫折并不會讓我們成長,從跌倒中學會的東西才使我們強大。
最后我想說的是,20來歲的大學校園生活,會比高三暑假你們能想象到的還要豐富,充滿不確定的種種可能,也沒有最佳答案。如今的我25歲,初出校園回看 過去經歷愈長,受用的道理也愈簡單,10年前母校一中告訴我「上善若水,厚德載物」,已然成為我的價值觀內核,指引我選擇;去接觸更多優秀的人,并從他們身上習得長處;延遲享受是走向更高水準的必選能力;克服沉沒成本的誘惑;而從容來源于考慮縝密并接受風險。
21屆的學弟學妹們,沒人知道18歲的人生會拐向哪一個路口,但20歲的困惑和煩惱并非獨一無二,它們也必將會被你們一一解答。祝好。
2021年8月23日
裴華飛